为深入推进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精神,为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建言献策,3月24日,环境生态学院环境工程系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围绕“实施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研讨。研讨会由系副主任黄兆琴主持,环境生态学院院长干方群、党总支书记段英、副书记叶海跃参加了本次研讨。
干方群院长首先对“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提出及本次研讨工作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实施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于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面落实学科引领、质量立校工程的重要举措,作为本年度的党政工作要点及学院的重要工作内容,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立足本职工作,打破僵化固化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为完全学分制的实施贡献集体智慧。段英书记鼓励与会教师积极发言、踊跃参与,并希望借助常规教学研讨会推进教师内部交流和互动,通过集思广益、思维火花碰撞形成系列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助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上,系副主任黄兆琴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完全学分制相关培训资料并做交流,与会老师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完全学分制相关内容展开研讨、畅所欲言。有老师建议:完全学分制改革可先选几门学生量大、受众面广的课程进行试点改革,分步走,然后逐渐推广到所有专业。有老师认为:“完全学分制”为高职教育、开放本科、社会教育提供新的契机,老师们需要增强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大家一致认为:实施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校办学模式的一次颠覆性自我变革,课程在不同专业之间能相互转化,需要考虑不同需求层次;以课程为中心,大量设置选修课,而课程结构必须具有层次性、以组合模块结构形式出现,课程开设也要分级分档,建议先在同一学科下做到课程互认和转化,然后拓展至不同的学科领域,也可以先在文理大类内部试行,分步骤完成完全学分制改革;课程设置应为组合模块结构,对于不同的学习背景的学习者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分类教学;本科生导师制需要明晰导师的工作职责、建立竞争机制,并逐步扩大教师资源库等。
本次研讨会以问题为导向,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研讨会在严肃而活泼的气氛中开展,形成了系列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全体教师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学校的转型发展献计献策,体现我校民主办学的作风,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思想合力和工作合力。
(文:黄兆琴,审核:干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