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社会实践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环境生态学院在暑期前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通过“化整为零”的组队方式,组建了十余只红色实践小分队,共计85人分别奔赴全国28个省市地区,在祖国红色教育基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
在江苏,小分队们来到周恩来纪念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涟水保卫战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基地,在周恩来纪念馆,进门后映入眼帘的即是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同志题写的“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总理的崇高精神和烈士们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奉献精神,鼓舞着激励着开大学子树立崇高理想,为祖国贡献力量。在山西,南塔烈士陵园安放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英雄136位,站在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是敌后根据地12所分校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青年干部最多,参加战斗最多,取得战果最大的一个分校,为新中国革命事业孕育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领兵打仗,治国理政的英才。老一辈共产党人在这里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克服了条件差,设备不足等困难,这也更激励着开大学子克服眼前的困难,秉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甘肃,小分队来到屈吴山中国革命领袖红军纪念馆,这里已成为了传承长征精神的阵地和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铁路分馆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从自主设计建造的京张铁路,到反抗军阀统治的“二七大罢工”,再到现在的“复兴号”,无不体现出中国铁路人和中华民族不惧强权、誓死抗争的拼搏精神。在昆明,同学们在西南联大纪念馆寻访,追忆当年联大师生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的无畏精神,激励着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扛起时代的大旗,奋勇前进。
在寻访红色基地的同时,同学们来到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吕友生爷爷家中,吕爷爷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革命年代经历的艰苦奋斗的故事,并拿出了一件很“特殊”勋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激励青年大学生,勤恳踏实工作,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院党总支和团总支的指导支持下,全院同学积极参与本次红色实践,累计寻访红色纪念馆50余个,采访在党50年老党员5名,拍摄视屏时长达200分钟以上。开学后,团建指导员陈涛涛组织各班级团支部开展线上分享会,与全院所有同学们一起传承红色力量,从历史和红色人物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本次红色实践的开展,通过追寻红色印记,访谈红色人物,引导开大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青年时代责任。
(图文:环生院团总支,审核:段英,叶海跃)
徐州同学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实践
河南南阳同学在南阳市解放广场开展红色实践
甘肃同学在天水大革命历史纪念馆铁路分馆开展红色实践
甘肃同学在中国革命领袖红军纪念馆开展红色实践
昆明同学在西南联大纪念馆开展红色实践
院团总支在泗洪寻访在党58年党员吕友生
云南同学在扎西会议旧址开展红色实践
江苏同学寻访在党50年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