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和湖泊在城市水体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其自身调节能力有限以及人类活动频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发。硝酸盐(NO3−)是引起城市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开发硝酸盐(NO3−)含量快速测定技术至关重要。常规的水体硝酸盐(NO3−)测定方法包括减压蒸馏法、比色法、离子电极法等,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作为一种无损分析手段,为城市水体硝酸盐(NO3−)的快速检测提供了选择。
基于此,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干方群教授研究团队,在不同季节,从南京六个典型自然水体水系(玄武湖、百家湖、九龙湖、月牙湖、夹江和秦淮河)中采集水样,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FTIR-ATR)结合反卷积和偏最小二乘回归 (PLSR)化学计量算法,建立了水体硝酸盐(NO3−)的测定模型,实现了对城市水体硝酸盐(NO3−)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检出限达到0.5 mg/L。在光谱测定过程中,水体碳酸根离子(CO32-)对硝酸盐(NO3−)模型的预测能力影响较大,模型的预测能力随碳酸根离子(CO32-)浓度增高而降低,通过设定不同浓度的碳酸根离子(CO32-),发现当水体碳酸根离子(CO32-)大于10 mg/L时,模型将不能用于硝酸盐(NO3−)的定量测定。该研究为自然水体硝酸盐(NO3−)的快速测定和水体富营养化预防管理提供了选择和技术支撑。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研究计划和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479722010258?dgcid=coauthor
(文图:吴珂;审核:干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