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形成常态化的“兵头将尾”工作机制,坚持“常、长”结合,切实抓好宿舍长、团小组长和课代表队伍建设,管在日常,管在经常,充分发挥三支队伍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作用,打通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末梢神经,在前期调研6个学院“兵头将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学校于11月18日上午在应天校区体艺馆406召开“兵头将尾”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王建明,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副校长吴光林,副校长张晓,副校长耿焕同出席会议,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天校区各学院党总支部负责人、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全体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主持。
首先,辅导员、团小组长、宿舍长、课代表分享兵头将尾工作收获。辅导员代表、信息工程学院刘文静老师以打造安全稳定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为题,从搭好立交桥,畅通信息网,创新育人新格局;立好榜样旗,凝聚英雄气,争取人人都出彩;优化新模式,拓展新思路,盘活工作新动力三个方面分享了辅导员在“兵头将尾”工作中的定位,争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团小组长代表、环境生态学院张冰源同学从团小组的思想建设、基层建设、素质拓展三方面分享了自己团结带领小组青年学生热情服务、积极奉献、锐意进取,发挥了团员生力军作用。宿舍长代表、艺术学院朱苏菲同学谈了如何与宿舍同学一起发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学习之家、文明之家、自律之家、民主之家。课代表、建筑工程学院糜秋晨提出要做好信息采集员,当好朋辈辅导员,勇做学习上的带头人。
听了取4位代表的汇报后,校党委书记王建明作总结讲话。他肯定了各学院能够强化着眼点,从实际出发探索学生管理规律,积极创新“兵头将尾”队伍建设的方法,形成了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兵头将尾”队伍建设模式,为创新学生工作开启了新思路。他提出,要找准立足点,准确查找“兵头将尾”工作认识、队伍建设、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短板与不足,积极探讨下一步发挥好学生工作“兵头将尾”作用的对策。王书记指出,要抓实着力点,切实打好“兵头将尾”工作精准施策“组合拳”,并为全校师生提出六点对策:一是争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优秀公民“;二是聚焦固本培元、顶天立地,做“四有好老师”,当新时代“大先生”;三是锻炼智商、情商、灵商和沟通能力、文字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的“三商五能”;四是建好传统第一课堂、团学活动第二课堂、宿舍第三课堂、社会和网络第四课堂“四个课堂”;五是织密人员管理网、信息反馈网、安全教育网,互帮互助网,危机处理网“五张网”;六是处理好想与现实、管理与法治、道德与法律、学校与家庭、责任与义务、成人与成才“六个关系”。最后,王书记希望大家修炼好“三商”,提升好“五能”,做到“四学会”,在提升担当本领中发挥好“兵头将尾”的作用,在“爱岗、荣校、敬业、奉献”的校风中熏陶为家、为校、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我。
下一步,各学院将以王建明书记“对症下药”的良方为指导,进一步推动学院“兵头将尾”工作建设,真正发挥学生干部的力量,为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图:刘祖宏,文:陈涛涛;审核: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