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痕染就诗中韵,竹编绘出美里情 ——环境生态学院走进鼓楼区傅厚岗社区公益纪实

发布者:吴忌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33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古诗中苔藓常以静谧、诗意的形象出现,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思。4月20日,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院绿艺社会教育培训中心走进鼓楼区傅厚岗社区,以“美育七彩”竹编苔藓画制作活动为载体,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的桥梁,为社区小朋友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体验之旅。

 

活动现场,古朴的竹编材料与鲜活的苔藓相映成趣,处处弥漫着自然与艺术交织的气息。主持人在开场时,不仅讲述了传统竹编工艺的历史渊源,还引入了苔藓的生态知识。苔藓作为自然界的 “拓荒者”,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长,且具有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同时,主持人分享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等古诗,让小朋友们感受苔藓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韵味,也为此次以苔藓为核心元素的创作活动增添了文化底蕴。

志愿者化身 “艺术引路人”,将美育理念与园林设计知识巧妙融入竹编苔藓画制作的讲解与示范中。在园林设计中,苔藓常被用于打造枯山水、苔藓庭院等景观,通过巧妙布局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意境,这与美育中追求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不谋而合。在竹编苔藓画制作时,从竹编基底编织时的经纬交错,到苔藓粘贴时的疏密有致,再到装饰点缀时的创意构思,都借鉴了园林设计中的构图原则和美学理念。

在创作过程中,大家将刚刚学到的苔藓知识和园林设计理念运用其中。有人仿照园林中 “曲径通幽” 的设计,用苔藓铺设出蜿蜒的小路;有人借鉴 “借景” 手法,将干花与苔藓搭配,营造出 “万绿丛中一点红” 的视觉效果。奶奶耐心地用镊子修剪苔藓,年轻父母则带着孩子一起摆放小摆件,欢声笑语中,一幅幅承载着独特创意的竹编苔藓画逐渐成型。

本次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学院以创新的形式为古老的竹编技艺注入新活力,使其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激发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而从美育教育的角度出发,这是学院践行社会责任、推广美育理念的重要实践,证明美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更应融入社会、扎根生活。环境生态学院将继续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以美为媒,以艺育人,为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图/文:孙许雪;初审:秦品珠;终审:唐荣)